Page 17 - 2024第8期核能新闻----最终版
P. 17

足。“十五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将持续刚性增长,预计每年将新增用电量

                   约 6000 亿千瓦时,压力巨大。只有充分发挥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大

                   力发展新能源,增加能源供给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才能从
                   根本上保证我国能源安全。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证。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推进,2023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

                   占比历史性突破 50%,煤炭消费比重年均下降超过 1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

                   耗累计下降约 27%,降幅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但我国产业结构偏

                   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实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的目标,我国每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提高 1 个百分点,任务艰巨。

                   在此形势下,要处理好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之间的平衡,建立起既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增长和高比例利用的新型能源安全

                   体系,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光伏、风电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光伏产品、锂电池与新能

                   源汽车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各国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


                   道,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随着各国加速传统能源向新能源
                   转型,全球能源治理由资源主导向技术创新主导转变。我们必须增强“不进

                   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加快推进新能源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球科

                   技竞争中抢先一步,不断开辟新的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更多新的绿色动能。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打破当前绿色贸易壁垒、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现实

                   需要。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

                   球化遭遇逆流,能源问题政治化趋势明显。部分国家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

                   措,打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新电池法

                   案等为代表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对我国出口造成新的挑战,绿色能源产业竞

                   争态势日趋复杂,我国出口产品使用绿电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应对国际上

                   出现的绿色贸易规则,我们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用我国新能源“绿电多”的




                                                           14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Baidu
map